老屋翻新,聽起來像是件「讓空間重獲新生」的美好計畫,但其實處處都是地雷。身為室內設計師,我在15年來的經驗中,見過太多業主在翻新後才發現哪些地方做錯、哪些細節漏掉,只能搥心肝。
你正在考慮翻修老屋嗎?以下這5個重點,是最容易被忽略卻非常關鍵的細節。看完你就能避開最常見的裝修失誤!
1. 老舊管線沒換,日後後患無窮
很多屋主為了省預算,會選擇不更新水電管線,但老屋的管線往往超過20年以上,早已鏽蝕、破損甚至違反現行安全規範。這些管線就像「房子的血管」,不換,日後可能漏水、跳電,甚至引發火災。
●專業建議:全面重拉電線與水管,並配合新配置檢討回路及排水動線,才是安全的做法。
2. 動線沒重新規劃,空間再美也難用
老房子大多是傳統格局,走道擁擠、轉角死角多,現代人習慣的「開放式」、「收納整合」概念,在原始設計中根本沒有。
●專業建議:別只是重貼壁紙或換家具,應從平面圖重新設計動線,評估牆面是否可以打掉、重新配置空間機能。
3. 忘了處理地坪高低差,踩起來很危險
老屋常見地板不平、廚房浴室與客廳有高低落差。若沒處理好,不但美觀打折扣,更容易絆倒、積水,對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特別不友善。
●專業建議:施工前全面丈量原地坪高低差,重新打底找平或用同材質一體鋪設,讓空間一致、好清潔。
4. 收納空間不夠,完工後又堆滿雜物
很多人翻修時只重視美感,卻忽略收納,導致完工不到3個月就「打回原形」,雜物到處放,生活品質大打折扣。
●專業建議:依家庭成員與生活習慣,規劃專屬的儲藏櫃與機能櫃體,像是鞋櫃、吊櫃、餐邊櫃等,可整合於設計中美觀又實用。
5. 電器設備配置沒先想,導致插座位置錯
廚房電器櫃裝好了才發現插座太少、位置不對;沙發一擺就遮住了排插……這些都是缺乏前期電器規劃的結果。
●專業建議:施工前先列出所有電器清單(冰箱、洗衣機、掃地機、電視、音響等),與設計師討論各自位置、插座需求、走線方式,才能一勞永逸。
▲總結:設計圖漂亮不夠,細節才是王道!
老屋翻新不是換個顏色這麼簡單,而是從裡到外的重建。美感與機能兼顧、設計與施工同步規劃,才是讓老房重生的關鍵。
●如果你也想翻新家中老屋,卻不知道從何開始,歡迎聯絡我。15年實戰經驗設計師親自丈量、親自監工,給你最安心的翻修流程。
★延伸閱讀: 小坪數如何放大家中收納?設計師的空間放大術